泛亚电竞(中國)-官方网站

包裹变“绿” 藏着哪些厦门智慧?—泛亚电竞|官方平台
CN EN
包裹变“绿” 藏着哪些厦门智慧?
作者:小编 日期:2025-04-09 17:40:24 点击数: 

  泛亚电竞历史与发展泛亚电竞历史与发展

包裹变“绿” 藏着哪些厦门智慧?(图1)

  “买一瓶洗发水,却套了四五个盒子,外面还裹满气泡膜。”“买了三双袜子,胶带缠得如同‘五花大绑’,里三层外三层。”过去,快递过度包装问题广受消费者诟病。不过,许多人留意到现在过度包装的现象越来越少,甚至“徒手拆快递”已是真实的体验。

  数据可以验证这种感觉:目前,通过电商与快递的协同配合,厦门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的比例已超过98.65%。

  作为厦门电商企业代表,翼石电子在电商快件减量包装上颇有心得。“我们通过真实的寄递测试,根据不同电商产品特点,定制不同的外包装和内填充方案。发货的时候,快递公司就不需要再进行二次包装了。”该企业负责人陈镇聪介绍道。比如,健身器材体积大且重,公司在密切跟踪物流后,细化了包装方案:破损率高的整体增加包装强度,只是局部易破损的则只在局部加强。

  走进厦门各家快递企业,从人工到智能,减量化奇招也推陈出新:位于同安的京东“亚洲一号仓”,智能机器人负责挑拣和搬运商品,系统自动根据订单选择包装箱类型。自动化模式,使得包装填充物使用量下降20%,同城快件使用可循环箱比例超过10%;在厦门顺丰一些大网点,新投用的笼车内,快件提前分拣过,快递员只需简单分类,就能出发派件,装卸破损率减少50%以上,纸箱层数也因此节省了一到两层……

  在厦门顺丰公共事务部经理蓝杰斌看来,激发企业包装减量动力的,除了降低成本的直接驱动,更有鼓励政策释放的“绿色杠杆效应”——近年来,厦门通过税收优惠、补贴奖励、绿色认证等政策,将环保效益转化为经济激励,引导企业从“被动推进”转向“主动创新”。

  尤其是2021年,厦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促进现代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对绿色包材年购置费用达到80万元以上的企业,按年购置费用的10%予以补助(最高不超过20万元),以真金白银的利好,吸引快递企业在绿色转型上跑出“加速度”。

  数据显示,去年,厦门共有8家快递企业申报厦门市现代物流产业扶持资金项目,累计兑现补贴金额超400万元,为历年来最多。2021年以来,全市邮政业累计已获得超过800万元的惠企政策补贴。

  去年,厦门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78406.2万件。这么多快递,拆下的包装箱、塑料袋,如何处理?最终去了哪里?

  在厦门大学菜鸟驿站内,记者看到,学生们拆开网购包裹后,熟练地将纸箱投入驿站内的包装回收装置。站长谢丽芬指着后台系统说:“学生取件后当场拆包回收已成习惯,高峰期驿站每天能回收200多个质量完好的纸箱,我们免费提供给学生直接用于寄件。破损或污染的,就集中放到垃圾分类回收点。”“如今,厦门新增或延续备案的快递末端网点,均已配置快递包装回收装置,用于回收质量完好的瓦楞纸箱。”市邮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并非个例。在厦门,快递绿色发展,不只是企业和电商的责任,更是市民共同参与的事。

  以厦门顺丰推出的可循环使用的环保纸箱——π-box包装盒来说。尽管价格较高,但在寄件时,许多人还是主动选择这种绿色包装盒。目前,厦门全域有6种型号的π-box包装盒近10万个,日均循环使用量近1万个左右。

  这些包装物进入垃圾处理体系后,如何变废为宝?在厦门低值可回收物分拣中心,高速传送带上,电商快件包装袋、内填充物和破损的快递纸箱,都被自动识别、分拣。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类名:低值可回收物。“低值可回收物经处理后,会被再次制成购物袋、环保再生纸、环卫垃圾桶等。”厦门陆海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奕斌说,厦门平均每天产生800吨-1000吨的低值可回收物,一年就是29万-36万余吨,经回收一年至少可减少12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目前中心处理的低值可回收物中,有约40%是电商、快递包装和内部填充物。

  绿色动能驱动高质量发展,厦门快递包装的全链条治理实践,在不断演进的“绿色经度”上,也延伸出“智慧纬度”。

  在中达电商园内,快递员利用手机App,扫描快件上的电子面单条形码,仅0.3秒,就能完成揽件操作;在厦门近百家菜鸟驿站内,居民取件只需扫描上面的“灯条”,所有包裹便会同时亮起同颜色灯光,取多个快件,一分钟内全搞定。

  一卷小小的胶带,斩获国字号殊荣。一个迷你“灯条”,让快递签收“加速跑”……一个个更精细立体的“零部件”,正在补强厦门快递包装治理的“全链条”,释放出更大的转型牵引力。

  2015年,国家邮政局提出重点加快绿色邮政建设,厦门立即行动,当年便在邮政专用汽车新能源化等方面率先突破。而隔年,厦门便已获评全国第一批“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如今,“系统治理、协同治理、全链条治理”被《条例》首次提出,厦门已有了自己的亮眼答卷。

  不过,这张绿色答卷中仍有许多未竟之问:如何突破企业成本与社会效益的平衡难题?怎样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包装物追踪体系?如何激发更广泛的社会群体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创造……这些思考,将指引着厦门向更深远的未来进发,书写快递业绿色转型的又一份高分答卷。

  快递包装治理这一链条的末端,并不局限于回收和处理。在厦门,社会力量在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发力快递绿色包装的科技研发。这从大学校园频现的主题作品和项目中,可以窥见端倪。

  此前,集美大学“毅路青流”团队的《构建绿色、高效、共享的校园快递包装物回收体系——基于厦门市十八所高校的调查研究》报告获得了2022年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决赛三等奖。2024年起,该校“绿动循环”团队围绕循环快递箱使用和纸箱复用两个维度,对北京、天津、厦门等6个城市社区居民展开调查,形成《提升城市社区居民参与快递包装循环利用的路径探索——基于6个中心城市3636份的问卷调查》研究报告,为政府部门有关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

  在厦门大学,一个“绿色盒子”团队致力于校园快递包装闭环体系的构建优化,其提出的场景化拆解、双轨回收等方式,使得校园快递包装重复利用率提升40%;在厦门工学院,学生团队设计的“探循”快递包装回收服务系统,通过小程序实现“回收-清洗-再造-分配”全流程可视化。在线上,用户可实时追踪包装循环轨迹,并预约再生包装物使用。

  或萌芽,或结果,这些创新的种子,根植于一片厚实的绿色土壤。这些年来,厦门建立起由生态环境、发展改革、住房建设、市政园林、邮政管理等多部门参与的“无废城市”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快递包装治理被纳入“无废城市”建设,在全社会范围内铺展开来。如今,“让每个包裹都成为绿色接力棒”,正由愿景加快变为现实。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线)举报邮箱: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