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堆积如山的废塑料不再是环境的负担,而是流动的“黑色黄金”——这一革命性的转变,正在山东潍坊与吉林图们的热解装置中加速成为现实。嘉禾聚能携手中材节能,以自主创新的热解技术为矛,以系统性产业布局为盾,正开启废塑料循环产业化新篇章。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占地89亩、总投资4.5亿元的废塑料循环利用项目一期工程,历经近一年的建设,已于2025年8月正式迈入试运投产阶段。这座现代化工厂的核心,是嘉禾聚能自主研发的“自清焦多级连续热解成套工艺”。
该工艺体系覆盖原料预处理、精准热解转化、高效冷凝分离及热能回收全流程,在业界率先突破两大关键瓶颈:
高效连续与自清焦能力: 多级设计结合精准温控,保障废塑料持续高效转化为塑料油,同时自动清除反应器内积碳,大幅提升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和在线率。
低温脱氯技术: 针对性破解困扰行业已久的含氯塑料(如PVC)处理难题,有效抑制二噁英等有毒物质生成,显著降低环境风险,拓宽了可处理废塑料的范围。
项目全面达产后,每年可资源化利用10余万吨废旧塑料,产出6万吨塑料油。这不仅将极大提升区域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更能协同减少碳排放超10万吨,为“双碳”目标与“无废城市”建设注入强劲动能。预计年产值将突破4亿元,成为区域绿色经济新增长极。
在潍坊项目顺利推进的同时,嘉禾聚能的产业版图向北延伸。吉林图们低碳循环新材料项目已在图们市化工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正式启动。该项目一期占地140亩,投资额达3.98亿元,计划于2026年初建成投产。
图们项目设计年处理废塑料能力高达19.75万吨,年产热解油约10万吨,规模远超潍坊项目。它的落地,不仅彰显了嘉禾聚能技术复制与规模化扩张的能力,更深层次地嵌入了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循环经济产业升级的战略布局。未来,图们有望与潍坊形成南北呼应之势,共同构建废塑料循环利用的全国性网络。
为确保多个大型项目的原料“吃得进”、核心装备“造得出”、产品“销得畅”,嘉禾聚能前瞻性地构筑了两大关键支撑平台:
环保设备公司: 专注于核心热解反应器等装备的研发与规模化制造,具备年产百余套模块化装备的硬实力。模块化设计大幅缩短了项目建设周期,提升了工程质量和标准化水平,为项目快速复制落地奠定装备基础。
供应链公司: 构建起覆盖全国重点区域的废塑料回收、仓储、预处理及认证网络。其初期废塑料年保障能力已超20万吨,并成功通过ISCC(国际可持续性与碳认证) 认证。这不仅为项目提供了稳定、合规、可溯源的原料供应,更打通了产品进入国际高附加值市场的绿色通道,显著提升项目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嘉禾聚能潍坊与图们项目的相继落地与推进,远非孤立的企业行为。它们是中国向“无废城市”迈进、向“双碳”目标冲锋的缩影。当每年数十万吨废塑料不再被填埋或焚烧,而是转化为宝贵的塑料油,重新进入工业生产链条,其意义在于:
嘉禾聚能以自主核心技术为引擎,以多项目布局为骨架,以设备制造和供应链平台为血脉,正在编织一张全国性的废塑料循环利用网络。当科技的锋芒刺破污染阴霾,废塑料的宿命被彻底改写——它们不再是文明的伤疤,而成为驱动绿色未来的澎湃动力。
从潍坊到图们,一条由技术、资本与责任共同铺就的循环之路,正将废弃物转化为新资源,让每一片被丢弃的塑料都获得新生,共同汇聚成中国绿色转型的磅礴浪潮。
9月2日 ChinaReplas2025第32届中国塑料回收和再生大会(需额外报名)
Chem-RePlas2025第三届废塑料化学循环论坛(热裂解方向、溶解、非PET解聚)
第 8 届中国国际塑料循环展,是塑料再生行业专业展览,将于 2025 年 9 月 3-5 日在浙江宁波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届展会以中国 “强制使用再生塑料” 时代来临为主题,聚焦塑料产业因循环发展带来的制度、技术、工艺、装备及商业模式变革,打造一站式供应链服务平台。